各轄市(區)委人才辦、科技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共常州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龍城英才計劃”2023升級版的通知》(常人才〔2023〕2號)精神,加快領軍型創新人才引進培育,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全面強化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支撐,激發全市創新創業活力,根據《常州市領軍型創新人才引進培育項目實施辦法》(??瓢l〔2023〕158號)要求,現啟動2023年第三批常州市領軍型創新人才引進培育項目(企業創新類)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點
2023年常州市領軍型創新人才引進培育項目(企業創新類)銜接省“雙創計劃”,旨在發揮企業引進培育創新人才的主體作用,以新能源技術、合成生物、軌道交通、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等產業領域為重點,引導企業通過實施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及產業化項目、創新平臺建設等引進培育高層次創新人才及創新團隊,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二、申報類別及申報條件
(一)申報類別
常州市領軍型創新人才引進培育項目分為A、B、C、D、E五個類別。其中A類為企業創新全職高薪類,B類為企業創新青年潛力類,C類為企業創新全職和柔性引進類,D類為基礎研究創新類,E類為創新平臺撥投聯動類。本批次僅受理企業創新類項目,即A類、B類和C類,D類和E類項目申報另行通知。
(二)申報條件
1. A類申報條件
(1)申報單位需為在我市境內注冊的獨立法人企業,符合我市十大產業鏈重點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向,并有2名以上非股東(全職員工股權激勵的除外)的員工繳納社保費;
(2)創新人才從省外、海外引進,具有博士學位;
(3)截至上年度末,有4年以上(或取得博士學位后1年)在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單位及相關機構從事研發或管理等崗位工作經歷,并取得較突出業績;
(4)申報人應為2021年1月1日之后來蘇工作;
(5)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或者曾在國內外知名企業擔任研發核心工作、工作業績突出、業內影響大;
(6)申報人需為申報單位全職引進,主要從事科研或與科研相關工作,引進后能連續為引進單位服務3年以上;
(7)從到申報單位工作次月起,申報單位給予薪酬月均不低于3萬元,以申報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為準。
2. B類申報條件
(1)申報單位需為在我市境內注冊的獨立法人企業,符合我市十大產業鏈重點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向,并有2名以上非股東(全職員工股權激勵的除外)的員工繳納社保費;
(2)創新人才從省外、海外引進,具有博士學位;
(3)截至上年度末,有4年以上(或取得博士學位后1年)在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單位及相關機構從事研發或管理等崗位工作經歷,并取得較突出業績;
(4)申報人應為2021年1月1日之后來蘇工作,年齡不超過34周歲;
(5)理論知識和專業基礎扎實,具備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良好的發展潛力,工作業績突出;
(6)申報人需為申報單位全職引進,主要從事科研或與科研相關工作,引進后能連續為引進單位服務3年以上;
(7)從到申報單位工作次月起,申報單位給予薪酬月均不低于1.5萬元,以申報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為準。
3. C類申報條件
(1)申報單位需為在我市境內注冊的獨立法人企業,符合我市十大產業鏈重點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向,并有2名以上非股東(全職員工股權激勵的除外)的員工繳納社保費;
(2)創新人才從省外、海外引進,一般具有博士學位;
(3)截至上年度末,有4年以上(或取得博士學位后1年)在國內外知名企業、高校、科研單位及相關機構從事研發或管理等崗位工作經歷,并取得較突出業績;
(4)申報人應為2021年1月1日之后來蘇工作;
(5)擁有能夠促進企業自主創新、技術升級的產權明晰的核心技術成果,工作業績突出,在業界有一定影響;
(6)優先支持申報企業全職引進的人才。來自國內其他省區市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的,可作為柔性人才引進,須為省級以上人才工程入選對象,并提供派出單位或派出單位人事部門出具的到引進單位工作不少于3年的證明;
(7)從到申報單位工作次月起,申報單位給予薪酬月均不低于1萬元,以申報單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為準。
三、支持方式
常州市領軍型創新人才引進培育資助項目A類、B類和C類采用前資助。優先支持:全職引進人才、海外高層次人才、企業高薪聘用人才、本人有資金投入并占有股份的人才。
對入選領軍型創新人才A類的項目,給予不低于50萬元資助,入選B類的項目給予不低于40萬元資助,入選C類的項目給予不低于30萬元資助。
鼓勵各轄市區給予立項項目相應資金配套支持。
對入選項目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級”、“省級”人才計劃。
四、相關要求
1.申報項目實施方案必須科學合理且內容明確,技術路線成熟,預期目標具體,經費預算合理。團隊成員結構合理;
2.項目執行期原則上為2年。項目實施過程中,市科技局跟蹤項目實施情況,各轄市區督促項目承擔單位認真按項目計劃執行;項目結束后由市科技局委托專門機構實施集中驗收;
3.申報人自主選擇申報類型。申報A類但未達到申報標準的,根據申報人才基本條件,自動調整到B或C類評選;申報B類但未達到申報標準的,根據申報人才基本條件,自動調整到C類評選;
4.獲得過常州市“龍城英才計劃”戰略人才項目資助的,常州市領軍型創新人才引進培育項目不再重復支持。常州市領軍型創新人才引進培育項目已資助過的人才,獲常州市“龍城英才計劃”戰略人才項目入選的,在原資助基礎上補足至對應的資助標準;
5.領軍型創新人才牽頭的項目曾獲得過市科技計劃項目資金支持的不得重復申報。
五、申報程序
(一)申報方式
采取網上申報和書面申報相結合的方式,確保書面材料與網上材料的一致性。
(二)網上申報
通過常州市科學技術局網站,點擊“科技服務大廳”的“企事業單位入口”,點擊“新版科技管理綜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市科技服務平臺),注冊登錄后填寫并上傳材料。
其中:項目信息表需要在企事業用戶平臺中在線填寫;項目設計任務書請在附件中下載文本,編寫完成后上傳到市科技服務平臺;相關附件材料請掃描或拍攝成圖片后上傳到市科技服務平臺。
項目申報材料經主管部門網上確認提交后,一律不予退回重報。請各申報單位仔細填報,請各主管部門認真把關。
(三)書面材料
1.項目信息表、任務書摘要、項目負責人基本信息表和企業科技發展報告(在市科技服務平臺中在線填寫)、設計任務書及其余要求附件;
2.申報項目需經主管部門網上審核通過后,在市科技服務平臺中生成并打印帶水印的書面材料,紙質材料一式五份;
3.各主管部門負責對紙質材料進行形式審核,并對附件材料原件進行審核后,統一報送至市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中心(市廣化街金谷大廈909室)。
六、申報時間及聯系方式
網上申報截止11月14日(周二)17:00整,書面材料遞交截止11月16日(周四)17:00整。
聯系人:市科技資源統籌服務中心 孟 蝶
聯系電話:88101845
市科技局對外合作與人才處 楊 杰
聯系電話:85681536
附件:1. 領軍型創新人才引進培育項目設計任務書(A類、B類、C類適用)
2. 柔性引進人才人事處派遣證明
3. 薪酬發放說明
4. 科研誠信承諾書(項目負責人、承擔單位)
中共常州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常州市科學技術局
2023年10月23日
(此件主動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